齐桓公二十四年(公元前六六二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他认为南面楚国祸害更大,不愿出兵。但管仲认为,当时为患一方的,南有楚国,北有山戎,西有狄,都是中原诸国的祸患。
国君要想征伐楚国,必须先进攻山戎,北方安定,才能专心去征伐南方。如今燕国被犯,又求救于我国,举兵率先伐夷,必能得到各国的拥戴。
齐桓公深以为然,遂举兵救燕。管仲随军讨伐山戎救援燕国,一直打到孤竹才回师。
齐桓公二十九年(公元前六五七年),楚国又出兵郑国。齐桓公与管仲约诸侯共同救郑抗楚。由于楚国不断攻郑,齐桓公和管仲约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组成联军南下,首先一举消灭蔡国,直指楚国。楚国在大军压境的形势下,派使臣屈完出来谈判。
齐桓公三十五年(公元前六五一年),周惠王去世。齐桓公会同各诸侯国拥立太子郑为天子,这就是周襄王。周襄王即位后,命宰孔赐齐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以表彰其功。
齐桓公召集各路诸侯大会于葵丘(即后世的河南兰考、民权县境),举行受赐典礼。受赐典礼上,宰孔请周襄王之命,因齐桓公年老德高,不必下拜受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