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车,放弃出国旅游等对昂贵商品的消费时,人会把手中的闲钱用于消费那些昂贵商品的替代品——“廉价的非必要之物”,也就是产生了替代效应。这种替代效应远远大于因收入减少而减少消费的收入效应,于是就产生了口红效应.
就比如在美国,电影产业一直是“口红效应”的最大受益者,在美国七次大的经济危机中好莱坞电影产业脱颖而出,从而奠定了其独特的产业地位。
在几十年前的二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危机,那时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沉寂趋冷,好莱坞的电影却乘势腾飞,热闹的歌舞片大行其道,给观众带来欢乐和希望,还让秀兰·邓波儿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而在原时空08年后的中国电影市场也是一样,2008年的经济衰退都伴随着电影票房的攀升。12月公映的电影《非诚勿扰》首周票房就超过了8000万元。2014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放缓,伴随的却是文化传媒产业尤其是电影(影视)产业强势崛起,前有国产电影《捉妖记》走红,后有国产电视剧《琅琊榜》风靡。
这些都有口红效应的身影.
而在乔峰看来,82年以及之后两年的香港电影票房大爆,也是口红效应这种现象.
口红效应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