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重生迷醉香江 > 第六十三章 经济和票房的关系
的前提条件是经济萧条,而82年的香港经济,尤其是楼市就是萧条的.

    这种情况从81年下半年就有了预兆了.81年之前的几年,香港的房地产市场是相当火的,地价、楼价迅速大幅上升,投机炽热。自1978年起,香港的地产市道已开始脱离正常的发展轨道,如火箭般上升。以尖沙咀东部为例,地价在3年内上升了六七倍,楼价亦上升了3倍。

    火到所有的投资者都失去了理智,炒楼风最炽热时,炒家索性整栋大厦炒卖,形成“炒大厦”、“炒酒店”热潮。时中环、湾仔、尖东等各繁华商业区频频传出整幢商业大厦以高价易手的消息.

    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金钟的金门大厦,中环的联邦、国际两栋大厦的炒卖。金门大厦在1978年12月至1980年9月期间3次转手,售价从7.15亿元增加到16.8亿元,短短不到2年时间内升幅高达135%。联邦、国际两栋大厦在1980年8月至1981年1月期间2次转手,售价从10.89亿元升至22.35亿元,短短半年间升幅逾1倍。

    到1981年地产高峰时,小型住宅单位每方尺售价已升至约1000元,一个400方尺住宅单位售价增加到约30万元,而市民家庭平均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