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儿子在收音机里收听评书《杨家将》,当时认为这样耽误学习时间,被自己喝住了,如今却不知从哪里弄来这本书?”老穆在桌前的圈椅里坐下来,看着那本《杨家将》发呆。
在老穆的心目中,儿子确实很聪明,他清楚地记起,儿子三岁那年,一首骆宾王的《咏鹅》诗,仅教了两遍,便能诵读出来,五岁便能认识几百个汉字,阅读小人书基本没有什么困难,并且加减运算速度胜于成人,那时对于儿子的教育,只是满足于儿子的求知欲而教,从不讲什么章法,儿子对于自行购来的《动脑筋爷爷》总是读得津津有味,并且还能绘声绘色地给妹妹讲解下雨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等科学道理,讲解成语故事,不仅语言流畅,而且表情丰富,比自己还胜一筹。
总结几年的教学经验,老穆感到,接受新世物其实就是人生的本能,学习知识只是接受新事物的一种最常用的渠道,只是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这也应了人常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样,学习是天性,只是怎么将这天性发挥到极致才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这么多年来,自己在教学上虽然也总结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都是实践中得出的,从没有上升到形成理论的高度。但这没有阻止他对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