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到青竹岭,做郑胜的家丁了。
最后,郑胜决定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那句俗语说的最恰当不过了。而郑胜决定就在西山大营以东、以南的山里选择适当的位置作为工坊后,修路这件事就变得更加迫切了。
这是郑胜对自己“未来根据地”的又一次扩张。
一百多人的家丁说多不多,路修起来的速度并不慢,毕竟这也不过是一段直线距离不到两千米的短路。
而且为了加快进度,郑胜还特意趁着这段农忙前的最后一段空闲时间,雇佣了附近村庄的百姓们帮忙开采青石、铺就路面。
一条半丈多宽的青石路面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就修好了。
但郑胜对它并不是很满意。一是这路并不宽,仅能容一辆马车通行而已;二是这条路是照着原来的土路的走向修成的,这条路整体来看是南北走向,但实际上却是曲曲折折的,中间甚至有两段路是这样的:先是东北、西南走向,然后陡然折向西北、东南走向。
所以郑胜打算扩修,要修到起码有一丈宽才行,这样来往的马车通行就很顺畅了。
再就是截曲就直,他不打算挖条隧洞出来,但一些太过影响通行速度的弯路,郑胜打算靠人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