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掉一些不高的山坡、小丘陵,正好要修路,青石就从这些地方取材了,也不至于浪费人力。
过了二月,周围村庄的百姓们开始忙于春耕,这路扩修的速度自然就慢了下来。
不过这工程不用太急,毕竟现在它的用途还不大。最主要的功能也不过是每天虎卫营早操过来踩踩这路面。
而邱夫子很满意这条路,老夫子年纪大了,虽然住在青竹苑很舒服,但他也愿意每天出来溜溜弯,做一套“五禽戏”强身健体,这青石地面总比土地看起来舒服。邱夫子心情很好,大笔一挥给这条小路又起了名字,青石道。
郑胜懒得和他争执一条山路叫什么名字。青石道,这名字还凑合,也就这样确定了下来。
修好了路,郑胜自然开启了下一阶段的计划——工坊建造。
这两项计划,郑胜是连在一块考虑的。
甚至在太康年时,他就考虑要把铁匠铺、以及烟花工坊迁到一个新的地方的问题。毕竟,西院那地方实在是太小了。
但迁到哪去呢?能选的地方不多,青竹岭这地方除了山就是水。
考虑到安全问题,郑胜没打算把工坊迁去很远的地方。所以,小院南面的山里,既近且隐蔽,实在是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