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呢?
郑胜将画好的图纸交给李柏国:“上口稍窄、下口稍宽,具体的尺寸在上面都标明了。能在一个月内造出百支吗?”
李柏国看完图,摇头道:“这东西很难做好。一个月更不可能造出百支。一是铁石不足,一支少说需要铁石二十斤。谷里没这么多铁。二是人手,谷内能造这东西的匠人不多,这需要慢慢凿钻出来。一个月顶多能造出十支。”
郑胜有些失望。
人手不足,他没有办法解决。除了招收、培养工匠。郑胜能想到的主意就是做出替代人工的机械。水力机械是最可能实现的。但郑胜现在也无能为力啊!
水车推动转轴带动铁锤代替铁匠劳动确实省力省时,但现在的水车只能用来取水,怎么设计转轴,他还想不出来。
郑胜让他先做出一支来。郑胜对李柏国的技术并不十分放心,毕竟这是铁管。他们要在一根铁棒上生生凿出来的一个洞来。
郑胜不知道这样的管子是否实用。
在他记忆里,明清时期的中国工匠就是这样*管的,但炸膛、废品很多。现在才是西晋,技术肯定更差,他只能先做出一支来看看。
实在不行,他只能兑换了。用铁矿石兑换铁管,兑换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