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不至于上百倍吧?
和李柏国一起过来的,是一些春风里、李家村以及青竹岭附近的、总共大约有百户的民众。
郑胜开始了他的开垦计划。
为了吸引乡民到这片荒山野林,他开出了的条件是每户只要交足百亩田三成的收成外,他们开垦的所有田地收获到的粮食全部归属于他们。
而郑胜开出的唯一有利郑氏的条件是,民户如果要卖出手中多余的粮食,只能向郑氏米行出售。而郑氏米行从民户手中收购的粮价为上一年度荆州地区的平均粮价。
郑汶极力反对郑胜的做法。
郑汶对郑胜从司马畅那里“讨”来这东西长三四十里、南北长近百里的荒山都是颇有微词的。毕竟郑氏虽说是“拥有”了这片土地,但要承担在册民户的赋税,这笔交易就十分不利郑氏了。
郑氏唯一能获取利益的点就是自己开垦土地,招募佃户了。
这确实是长久之计,能福泽后代的好事,郑垣为此乐得还和他多喝了三杯酒。
但是,郑胜现在这是在招募佃户吗?这样收租,郑氏还能有什么利益?
郑汶苦口婆心的劝着:“克吴,一户百亩田收三斛粮好不好?三斛太多,那两斛半可否?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