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弃,取而代之的则在会党。
会党多能纠集志同道合之士,谋求现实的利益。故而能在平权时代形成一种强势的群体。
墨子摩顶放踵而利天下,徒属百数十人都能赴汤蹈火,奋不顾死。这当然是墨子人格感化的伟大之处。但是这种组织往往以领袖的意志为意志,一旦领袖亡殁,就成了乌合之众,党徒既没有独至的修行,便没有坚定的操守。墨家分裂之后不久就销声匿迹,缺乏真传也有很大的关系。
古代把师傅真传叫做衣钵传人,这种衣钵传人只有一个,有时甚至会绝学无传。绝不可能有一群人都得到贤者的真传。
会党和宗教貌异实同。只不过一则遵从领袖意志,一则崇仰神灵的意志,而神灵不会表达意志,只能籍僧侣来传达。
墨子昌言天志、尚贤。实亦富于宗教精神。不同的是,宗教修行的目的多在于死后,会党则致力于争取现世的利益。
墨子又说兼爱、非攻,岂不是陈议甚高,委婉动听。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大约会党中人也知道他所谓的理想是纸上画饼,只是不如此不容易打动人心罢了。宗教家讲天国、净土,何尝不高远,然而凡俗总是需要这么一种寄托。何况党人本无高洁的志尚,不过潜身缩首,苟图衣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