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枝一节的功夫,往往历经数十寒暑,勤勉不辍,至可钦佩。
仙界器物之道日益精利,大有取代炼气的趋势,炼体更是等而下之。器物本是对身体的补充,炼气成为道家正宗之后,服食之法虽曾一度盛行,也很难使得炼体回到神族全盛时的辉煌。
等到服食的热潮过去,炼体之法便几乎不占什么地位。封神战后,杨戬、韦护、雷震子和李靖父子四人肉身成圣,成为炼体之道最后的荣光。但这几人有的是神族后裔,有的转入佛家,他们的修炼之法没有多少借鉴的价值,自然也无法发扬光大。
甚至有人怀疑中夏武功是否有传说中那般高超。其实任何技艺传承和苦炼缺一不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奈端所谓站在巨人肩上,真是至理名言。
一门技艺如果没有好的老师传授,可能永远都无法窥其堂奥。靠自己发明创造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所有的技艺都是在因袭中创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赤地新立,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
由此可见,一切推倒重来的议论都是大言炎炎,小人猖狂。而古代很多技艺又是口传心授的居多,不但容易失传,不遇异人,也很难登堂入室。
相比之下,文事的情况要好一些。诗词、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