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唐寅《元宵》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
华人元宵节活动有悠久历史,亦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小年或灯节,台湾台语称为元宵、元宵节、上元、正月半。时间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这天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徵着春天的到来,华人传统会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以示祝贺。这是传统新春定义的最后一天,亦是春节假期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中国明朝钱塘瞿佑《双头牡丹灯记》:「每岁元夕,於明州张灯五夜。倾城士女,皆得纵观」。青年男女外出观灯并趁机结识、相会,所以也有「中国情人节」的别称。
隋朝初年,元宵节完全形成。在国力空前强大的唐朝,元宵赏灯十分兴盛,无论是京城或是乡镇,处处张挂彩灯,人们还制作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等,满城的火树银花,十分繁华热闹。
宋朝灯节更加丰富多彩,元宵赏灯持续五天,灯的样式繁复多样,逛灯市更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