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天马行空四部曲 > 正文 第十六章 南风不竞,庄子老子
的追求。从庄周梦蝶、濠梁之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等事情可见。
    老子(生卒年不详)姓李名耳,字伯阳。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説后被庄周、杨朱等人发展。
    史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於礼的问题,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
    早期的道士认為老子是太清神之下。唐武宗时,老子被定為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老子有两个可能的身分,一是老聃(曾担任「守藏史」),一是老莱子。确切出生地不详,但史记记载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
    老子后西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求留,按老子本意,他是不想留任何文字的,但经不住尹喜的劝说,终於在函关住了些日子,认真总结自己的思想,留下五千言著作(现称《道德经》)倒骑青牛而去。
    老子的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例如名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这部流传两千多年的《道德经》是跨时代的作品,在不同的时代,这部作品会被解释出不同的含义。据统计,道德经是仅次於基督教《圣经》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一部作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