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天马行空四部曲 > 正文 第十六章 南风不竞,庄子老子
。《道德经》被翻译為多国文字。
    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於吾人生命上主张自然,讲究致虚极,守静篤、不与人争的修持。
    政治上,老子主张的无為而治和现代共识主动性同出一辙。老子有一段话常被视為对為政者的箴言:「天之道,损有餘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飢,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宗教概念上,当时最崇高的信仰為天;故天基本上為「意识天」,但老子将之破除,将天化成「自然天」。於《道德经》原文中,可见得老子对天的看法是自然无為。
    於现存通俗本中第五章首行即曰:「天地不仁,以万物為芻狗。」此处之不仁,并非无仁心,而是指无心而為,亦如文中的曾提及的「為而不恃」、「长而不宰」為相同意涵,故其实老子当时的诸多论述是為破除神鬼论,而非后人将其奉之為神之观念。
    总体而言,老子之思想并非消极、裹足不前的,而是正面积极的要求吾人顺应自我之心性,发挥自我之能事,他就要人「為」但是是「无心而為」不执著於功名利禄,发挥自我之能动性,让人拥有最大的自主性去发挥自我生命之所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