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詰,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
钱穆:「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裡见。但苏东坡的儒学境界并不高,但在他处艰难的环境中,他的人格是伟大的,像他在黄州和后来在惠州、琼州的一段。那个时候诗都好,可是一安逸下来,就有些不行,诗境未免有时落俗套。东坡诗之长处,在有豪情,有逸趣。其恬静不如王摩詰,其忠恳不如杜工部。」
又,「他们(苏氏兄弟)的学术因罩上一层极厚的释老的色采,所以他们对於世务,认為并没有一种正面的、超出一切的理想标準。他们一面对世务却相当练达,凭他们活的聪明来随机应付。他们亦并不信有某一种制度,定比别一种制度好些。但他们的另一面,又爱好文章辞藻,所以他们持论,往往渲染过分,一说便说到尽量处。近於古代纵横的策士。」
方东树《昭昧詹言》云:「东坡..自以真骨面目与天下相见,随意吐属,自然高妙。」
1930年代,当林语堂尚在海外飘零之时,身边却时时携带笨重的苏軾文集,后来写下文词优美、膾炙人口的《苏东坡传》。
当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