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天马行空四部曲 > 正文 第八十三章 个人笔记,未尝一日废书,日知录
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初四在山西曲沃韩姓友人家,上马时不慎失足,呕吐不止,初九丑刻卒,享年七十。
    顾炎武反对宋明理学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和对器物的研究,强调「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非器则道无所寓」,因而提出以「实学」代替「理学」的主张。
    顾炎武反对心性之说,认為信奉程朱理学「百餘年以来之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
    提倡「多学而识」,「博学於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於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
    其开一代之新风,提出「君子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顾炎武因此被认為是清代考据学的开山祖。清代中期许多学者以此发端,崇尚研究歷史典籍,对中国歷史从天文地理到金石铭文无一不反覆考证,被称為「乾嘉学派」。
    顾炎武则由於其经史考证的严谨学风,被普遍认為是学派思想的主要奠基人。
    顾炎武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梁啟超引述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