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价值,不在乎它创造了多少财富和技术,也不在乎佔有了多少土地,和征服了多少民族。
汤恩比从三十一种文明中,擷出精闢的结论是宗教信仰才是能够成為歷史的导航员,能否也把这样的理念放在心裡,不断地去把它发扬光大。
《歷史研究》内容包含26个文明的兴衰史。
与史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相较,史氏「决定论」-悲观的,汤恩比则用歷史实证推演出一套衰亡公式,其较乐观的。汤氏的歷史公式化,还是使人有种「决定论」的印象。
白格比指出,汤氏的文明定义不够明确,学说立足於西方文明,雅典(理性与人文的文明)、耶路撒冷(宗教文明)為代表。
认為高度的理性人文文明,必建立在不平等的社会阶级制度上,有如希腊罗马文明。唯有宗教的文明才是人类社会唯一的解决之道。
提出,中华文明之所以起源於黄河,黄河「凶恶」,长江「仁慈」。将中华文明分為二「华夏文明」上古─汉,「远东文明」魏晋以降,但最后汤氏承认自己的划分是错误的,体认到中国文明的儒家思想、中央集权、农业经济、官僚体系是贯穿整个中国。
忧虑科技的发展,过度的物质文明,而引发的战争、独裁,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