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重申了这四大自由的精神。
20世纪下半叶,以赛亚伯林开始用「两种自由」的概念来划分自由:「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
他认為,积极自由是指人在「主动」意义上的自由,即作為主体的人做的决定和选择,均基於自身的主动意志而非任何外部力量。
当一个人是自主的或自决的,他就处於「积极」自由的状态之中。这种自由是「去做..的自由」。
而消极自由指的是在「被动」意义上的自由。即人在意志上不受他人的强制,在行為上不受他人的干涉,也就是「免於强制和干涉」的状态。
现代意义上的自由一词是从日本引入的,日本在翻译外国文献时首次使用中国古籍里的「自由」一次来对应「Liberty」。
在翻译的争议问题上,严復也用「自繇」一词来替代。然而最终流传下来为民眾所接受的,还是「自由」一词。
自由的观念在当前世界较為流行。有观点认為自由是促进人类进步的最伟大的原动力之一。
自由即有权做一切无害於他人的任何事情。自由的底线和原则,是保护每一个个体的自由。
所以,公民的财產和人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