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四方文酒之士,推為盟主」。
乾隆元年(1736年),安徽巡抚赵国麟、江寧巡导唐时琳,和学臺郑江力荐他前去参加博学鸿词科廷试,他因消渴加剧拒绝,堂兄吴檠、友人程廷祚则落选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要靠买文和朋友接济度日,「囊无一钱守,腹作千雷鸣」,以至以书易米。每年一到冬天,气温苦寒,与朋友在晚上到城外绕行,歌吟啸呼,称之為「暖足」。
密友程晋芳在《文木先生传》描述:「出城南门,绕城堞行数十里,歌吟啸呼,相与应和,逮明,入水西门,各大笑散去,夜夜如是,谓之暖足」,「餘生平交友,莫贫於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笔砚都无。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其流风餘韵,足以掩映一时。窒其躬,传其学,天之於敏轩,倘意别有在,未可以流俗好尚测之也。」。
吴敬梓在真州曾投靠革职回乡的官绅杨凯,由於生活困窘,他有《雨》诗曰:「明晨衔泥问杨子,妻儿待米何时还」,表示希望杨凯资助其生活。
乾隆19年(1754年),吴敬梓54岁那一年,到江苏扬州访友痛饮,微醉之中,反覆朗诵唐人张祜的《纵游淮南》一诗,主要是去投靠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