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
譬如明末清初的时候,着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惟不可否认的是,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
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武则天对历史发展做出的第一个贡献是,她打击了保守的门阀世族。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於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集团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
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集团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