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巩县(今巩义市)。
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一个有名的政治家和诗人,「(审言)少与李嶠、崔融、苏味道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他的父亲杜閒,曾官至兗州(今属山东)司马、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审言生閒,閒生甫」。
杜甫的母亲是清河东武城(今属山东)人,在杜甫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父亲杜閒续娶卢氏,杜甫并没有从卢氏身上得到多少母爱,反倒是他二姑担当了母亲的角色,把小杜甫抚育成人。
杜甫有一个哥哥,早夭,有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和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杜甫在诗中常提到他们,但杜甫从未在诗中提到他的继母。
杜甫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於「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见杜甫是个早熟的孩子。
杜甫幼年很是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復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但这个早熟孩子超强的记忆力和出眾的文学才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杜甫在青年时代曾数次漫游。十九岁时,他出游郇瑕(今[山西猗氏县])。
二十岁时,漫游吴越,歷时数年。开元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