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份。
一系列莎士比亚著作的学术评註版本,包括1765年塞繆尔詹森版本和1790年埃德蒙马隆版本,使他的声誉进一步提升。
到了1800年,他已经被冠以「民族诗人」。18世纪和19世纪,他的声望也在全球范围传播。拥护他的作家包括伏尔泰、歌德、司汤达和维克多雨果。
在浪漫主义时期,莎士比亚被诗人及文评家柯尔律治称颂,评论家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将莎士比亚的作品翻译成德文版,富有德国浪漫主义精神。
19世纪,对莎士比亚才华讚赏的评论往往近似於奉承。苏格兰散文家托马斯卡莱尔1840年在论及英国国王日益式微之后,写道:「这裡我要说,有一个英国的国王,是任何议会不能把他赶下台的,他就是莎士比亚国王!难道他不是在我们所有人之上,以君王般的尊严,像一面最高贵、最文雅、并且最坚定的旗帜一样熠熠发光?他是那麼无坚可摧,并且从任何一个角度讲都拥有无人可及的价值。」
维多利亚时代大规模地上演了他的戏剧。剧作家和评论家萧伯纳嘲笑莎士比亚崇拜為「bardotry」—「bardotry」一词由「bard」(吟游诗人)和「idotry」(盲目崇拜)合成,莎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