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通常被称為吟游诗人,该词意味著对莎士比亚的过分崇拜。
萧伯纳认為易卜生新兴的自然主义戏剧的出现使莎士比亚风格过时了。
20世纪初期的艺术现代主义运动并没有摈弃莎士比亚,而是将他的作品列入先锋派。德国表现派和莫斯科未来主义者将他的剧本搬上舞台。
马克思主义剧作家和导演贝尔托布莱希特在莎士比亚影响下设计了一座史诗剧场(Epic theater)。诗人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反对萧伯纳的观点,认為莎士比亚的原始性事实上使他真正的现代。
艾略特和G威尔逊爵士以及新批评主义的一些学者,倡导了一项更深入莎士比亚作品的运动。
1950年代,新评论浪潮取代了现代主义,為莎士比亚后现代主义研究铺平道路。到了80年代,莎士比亚研究是结构主义、女权主义、非洲美洲研究和酷儿研究等研究对象。
莎士比亚逝世大约150年后,关於莎士比亚作品的原作者的质疑声逐渐开始浮现出来。提出的有可能的作者包括弗兰西斯培根、克里斯托夫马洛和爱德华德维尔。
虽然所有这些候选人被学术圈普遍否认,然而大眾对这个主题的兴趣一直延续到21世纪。
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