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爱军的“运动肌群评估工具”模型在《医学研究通讯》上顺利发表,因为原稿件过长,《医学研究通讯》甚至不惜花费三期的容量,把稿件拆成三部分进行~~~lā
长达三个月的连续曝光获得的关注度非同一般,逐层深入的分析逻辑严密,数据详实,一下便引发了业内大范围的讨论。
“杜老师,您看!这不是长期和咱们杂志通讯的那位南城姚吗?他上《医学研究通讯》啦!”
杜学梅手里拿着杯清茶,桌上摊开的正是姚爱军发表在《医学研究通讯》上的那篇文章。“我就知道这位不是池中物啊!”
和《大众医学》相比,从科普杂志跨入专业级学术期刊,这是质的飞跃。如果半年前,杜学梅还在将姚爱军当做是一名普通的科学爱好者,那么现在,姚爱军已然是作为一个科研人的身份跨入了这个行业。
杜学梅从案头抽出一封杂志抬头的信纸,忙碌了起来。
有杜学梅这样一路看着姚爱军成长的人,更多的关注者却是对姚爱军一无所知,茫茫然的看着“南城姚”这个笔名异军突起的。
“南城姚!这是何许人?!”
“导师!这篇文章和我们的方向好像!”
“啊,原来这个现象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