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
这种情况,在传统工业时代是很难想像的。一家搞加工搞电子的公司,哪怕是家族式管理的企业,也能传几代人。但互联网就不行,这里的技术进步太快了,到处都潜伏着泡沫,哪怕在没有泡沫的点,某些东西眼下看起来估值实打实非常高,或许下一代技术出现之后它就变得一钱不值。
在硅谷,就已经有那么一群人,以5~7年为一个周期,走上了第二轮创业的大潮——那伙人普遍是94年互联网诞生之后最初的弄潮儿,然后在2000年313股灾大跌之前明哲保身功成身退了。这两年看看形势,找处在谷底期的产业,吸收些优势资源,然后重新进场创业二轮。现在我们或许觉得奇怪,但是以后就不会奇怪了,因为互联网创业的周期律会一遍遍上演。”
唯一的区别,只是这些人第一次创业的时候,一穷二白,只能拿一个技术方案和一个团队去找风投投钱、然后最终退场时有可能八成以上的利益都被各轮投资者分润了,创始人团队只分享了一两成金钱。
但是,到他们第二轮进场之后,因为手头有点小钱,又有慢慢考察和试错的资本,他们就可以绕过一开始出让利益最多的天使轮乃至a轮融资,直接撑到b轮再让风投进场——其实在华夏国内,雷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