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太开心了。”吴上峰哈哈大笑,他没曾想沈奇是这么幽默的人。
“小吴,成为一名合格的导修老师,你还需变的更强,我的意思是,我会培养你成为一名综合型的数学博士,不光是数学,如果你足够优秀,还可以往其他领域发展。”沈奇给吴上峰发了个邮件,说到:“附件这个pdf,是一篇数学论文稿件,作者来自牛津,写的是代数几何方面的内容,你回去之后,对这篇论文进行初审。”
“哈?我审?”吴上峰好意外的,他知道沈奇是各种著名期刊的审稿人,却没有料到沈奇会让他对来件进行初审。
读博的前两年,沈奇不会安排吴上峰做任何课题项目,但也不能让吴上峰和学术研究完全脱节。
所以沈奇让吴上峰审稿,练练手嘛。
博士研究生审稿也是学习的过程,吴上峰能审则审,审不下去了就去查资料。
当然了,终审者还是沈奇。
这种情况在学术界很常见,作者投稿去著名期刊,以为审稿者是业内著名的大牛,实际上最初的审核人是知名大牛的不知名学生或下属。
“那我试试?”吴上峰尝试初审,他读研时发过三篇文章,其中一篇sci,英文水平是ok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