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不可以用填充、回避、转移、覆盖等方式医治它?凡是伤口都有愈合的一天,凡是病痛都有痊愈的一天,是吧?”她在给我打气。
“有时,莫明其妙地,它来了,平时却无法找到它的位置,你说,面对位置飘忽的敌人,你在哪里去战胜?”我仍然保持悲观的态度。
“就当它不存在,小瞧它,它挡不住你的快乐,你要有信心。”她说了等于没说,因为这只是态度,不是办法。
面对思想,你穷尽思考也没有答案。面对自己,抓住头发也无法提升。
上述无厘头的思考和对话也许不堪一击,因为一件小事便会打断深思,改变情绪。这次,是一段音乐:贝多芬的《命运》,小池总是恰到好处地改变着我的心境。
想想那个伟大的人,那个靠耳朵感受伟大的人,他在聋了的时候,仍然在音乐中,在悲怆的底色中,叙述出伟大和崇高、拼搏和斗争,不要悲观地说,这种拼搏是没有意义的,斗争也治不好他的耳朵,但一样,美,仍然穿越几百年,来到我们的耳边。美,就有意义!
子曰“参赞天地之化育”,天地是不完美的,尽管它周而复始地化育着我们,我们就是要凭自己的行动和愿望,改善它,促进它,至少可以赞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