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八十二章 寻章莫摘句
先秦时代,人们做学问还有根据,不知道就说不知道。比如孔子,子不语怪力乱神,估计是他不熟悉这些东西,他就不说,或者说他认为说了这些对社会不好,所以他不说。他也不过分肯定自己不理解的东西。比如关于鬼神的问题,他不了解,只说祭神如神在。究竟有没有神在,他不回答。对自己不理解的人,他也不妄加猜测。他亲自向老子请教过,当学生问他老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时,他不正面回答,只是打了个比方。”

    她说到这里,喝了口水,于是我接到:“他说,听说龙又会上天又会下海,你看见了它的头却看不见它的尾。龙我没看见过,但老子我见过,老子大概就是这样的人啊。”

    “对”她放下茶杯,继续说到:“孔子就是这样的人,知之谓知之、不知谓不知,不乱说话,是个实在的学问人,值得做万世师表。老子呢?他只讲哲学,不讲事实,所以他也算是实在的,后来的庄子,用梦来打比方,用编故事的方法开介绍道家思想,也算是有学术上的根据。当时的墨子,就算是实证大师了,具有早期的科学精神。”

    “当时就已经出现的《周易》和《黄帝内经》是怎么来的,是谁写的,我们都不知道,但我们知道,它们都有很好的实践效果,说明,当时,人们做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