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人士才搞得懂,普通人,根本没法达到今天这个高度?”
那倒是,如果元素名称复杂了,中学生根本无法便宜地普及化学知识了,这对整个民族教育水平来说,是个坎。他所说的,推进五十年,是有道理的。
“这名字是如何取的呢?”我问到。
“很简单,当年我们翻译西方化学著作时,就只取那拉丁文中的一个音节,找出相应的汉字,就是这个元素名了。比如说碳,这个名字中国历史就有,直接取了。如果没有的,就直接在朱元璋的后代中找,总能找到相应的字。”
“这么神奇吗?”
在葛老师的介绍下,我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这个朱元璋,没什么文化,但要装出有文化的样子,毕竟当了皇帝嘛。他给自己的后代,定了一个取名规范。姓当然不变,名嘛,中间一个字,按辈份,第三个字,如果只有两个字的,最后一个字的偏旁中,必须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依次代传。
用五行相生的顺序来给名字以文化哲学上的含义,恐怕是朱皇帝装逼。但事实是,明朝两百多年,就按这个规则取下来了。以燕王序列,可以看明显的特征。按际顺序,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见深、朱佑樘。细看名的偏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