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菜,是师傅教的。那些乡下菜,是父母教的。父母原来在乡下住过,农村的八大碗,他们也做得来。”
这就比较好玩了,我好久没吃过八大碗了。那农村做酒席,要有烧白、胙肉、虾羹汤等之类,总共八个主菜,才算得上体面。这些菜的特点,是做工繁复,大鱼大肉。
做工繁复,是因为农村的劳动力不值钱,为了一桌体面的酒席,不害怕付出时间和体力。大鱼大肉,是农民们最需要的,他们平时吃肉太少,付出的体力劳动太多,最喜欢这些。
我们在部队时,也喜欢大鱼大肉,因为我们体力消耗太大,这也是部队首长经常给后勤班说的。
但是,以礼崩之后,当求诸于野的孔子诊断来说,这八大碗里,还有很古老的菜,在农村保存着。据我所知,最古老的,算是胙肉吧。
猪肉最肥的部分,腌制过后,和上用香料调制的米粉,大火蒸透,出来后肥而不腻,香气和脂肪共同散发出浓烈的气味,让人感觉到丰收与喜庆。
这个名词来源就很古老了。古代,宗庙祭祀祖先,用的就是胙肉,当然,过去的做法与今天也许不相同,但名称和用途是一样的。
有资格来分享祭祀后的胙肉,只是那被祭祀祖先的直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