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的讲解,成了我今天对法门寺理解的全部知识。那佛指舍利,成了当时政治上,儒佛两家争夺正统地位的标的。以至于,不得不做影骨,来保护它。
法师带回了珍贵的舍利,也带来了巨大的文化冲击。与道教,他批驳佛道同源论。与儒家,他同样巨大地影响着宫廷,以至于后世的韩愈,为此而罢官。与佛教内部,也有空有之争。这样一个百战百胜的大师,可以说是文化史上,硬怼第一人。他对面的对手,都是绝世高人。而他却硬是战无不胜。
但这么硬派的学说,居然失传了。这是不是符合了易经的理论呢?至刚易折。
“法门寺塔倒掉,有许多奇迹,从时间上从文物上。当然,当时人们最感兴趣的,是佛指舍利,这圣物,不仅是佛都界的圣物,而且,也是中华文明巨大争论的见证。”
我同意他的说法,中华文明最伟大的地方,在于能够具有包容性。佛教是外来文明,但我们不仅能够接受它,还能够只收消化并且改造它,让它生根发芽,结出我们喜欢的果实来。
中华文明之所以是今天唯一没有断绝的古文明,与这种兼收并蓄的特质,是分不开的。历史学家把中华文明的起源,说成是多中心整合发展的模式,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