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若长久停留在观想上,心就会散乱。
3、如果弟子问:如何能开悟,心得明净?
道信禅师回答:
1)修行人也不念佛、也不捉心;也不看心、也不筹量心;也不思惟、也不观行、也不散乱。直行任心运用,也不令心去,也不令心停留。独自完全的清净,到达究竟处,心自然明净。2)修行人或通过认真观察,心得清净,如同明镜;3)或历经一年,心得改变,显现出明净;4)或历经三五年,心得改变,显现出明净;5)或听人解说,开悟明白;6)或不须听人解说,就开悟明白。
所以参学者开悟的方式不同,存在这些差别。今天只是粗略列举,不同根缘参学者的开悟门径。作为导师,必须要会识别。
4、身相、佛国的意思
《华严经》记载:‘普贤菩萨的身相,犹如虚空。这身相就是这般的依托着,它并不依托佛国。’若能理解这话,那么佛国也是同样道理。它不依托‘这般’、也不依托‘佛国’。
5、要知道,修学者有四种人:1)明白佛法、有相应行为、证悟了。这是上上人。2)明白佛法、无相应行为、证悟了。这是中上人;3)明白佛法、有相应行为、未证悟。这是中下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