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人们对金钱的喜爱产生于条件反射的机制。因为金钱经常与其他积极事物一起出现,比如食物、房子、车子,长此以往,金钱就被赋予了积极的意义。
但是,近年来,心理学家渐渐发现这种金钱的“工具性理论”不能解释很多与金钱相关的现象。比如,如果金钱是因为它能买到必需的东西而重要的话,当我们有了足够的金钱后,应该不会再去舍弃其他重要的东西而追求金钱了。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看到很多人对金钱着了迷,明明已经有了足够的钱,还是心甘情愿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而放弃爱情,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如果金钱是简单的工具,怎么会像毒品一样叫人欲罢不能呢?
由此,心理学家又提出了金钱的“药物理论”。自然界中有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像酒精、尼古丁、咖啡因、可卡因、吗啡等。这些化学物质会使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特殊的反应,强有力地驱动人们对它们的渴望。虽然它们本身不具有任何生物学意义上的重要性,但是,它们在神经、心理、行为上产生的效应和那些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一样,因此让人欲罢不能。心理学家认为,金钱就和这些药物一样。从这个角度上说,追求金钱不再是获取其他物质的手段,追求金钱本身就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