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五百零三章 生命智慧四
件事情、任何一个人在他面前出现的时候,他自己不会加诸任何意见,而对方所需要的东西,却恰如其分地给了他反应。”

    这个说法,虽然跟经典上相似,但不好操作。他继续解释到:“比如,在涉及亲子关系、男女关系及财产的问题时,最容易使我们感到自我中心的执着;其次就是名誉和观念。对于修行者而言,最难化解的执着是感觉到自己有自我的成就、自我的经验,他可以什么都不要,就是无法摆下自我的观点价值和经验价值,所以尚有骄慢心。因此凡是有自我存在的价值肯定,便是没有真得解脱,也没有真正完成无漏的智慧。”

    我们讨论关于开悟或者见性时,大致上理解为见到真正的智慧发生。那是什么状态呢?

    我说了我的理解:“这些也是从书上看来的,对与不对,你们批评一下。禅宗在开悟的时候叫见性,见性以后要保持它、要增长它,所以还要悟后起修而来培养它。虽然禅宗强调开悟以后他的见地就跟佛完全一样,不过他不是佛;就好象西藏人修行,把自己本身观想作自己就是本尊,可是即使修成了,本尊还是本尊,他还是他。不过比起修行之前,多了些慈悲心。”

    万老师笑到:“你这又是本尊又是禅宗的,学杂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