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息,是不用鼻孔呼吸,全身的每一个毛孔都能成为呼吸器官。此时的大宇宙即是母胎,自身是胎儿。龟息则自己不需要呼吸体外的空气,甚至心脏也停止跳动,此时修行者的身体已能独立自成一个宇宙,用自己体内的气或能来运行,自给自足,不必由体外空气或养分。
当然,我基本到了腹息的阶段,但龟息这种层次,估计已经是得道高僧的事了。
至于如何照顾心念?一般是以止观的方法来摄心凝念。使用数呼吸、观身不净、念佛、礼拜、静坐、冥想等方法,均可达成目的。我采用的办法,只是数呼吸。这也是钱老师上次教我的,他说,从一数到十再从十数到一,如此反复,坚持不错,错了后,从头再来。以这种方法,约束自己的注意力,久而久之,意念就不会往外跑了。
这个办法比较稳妥,毕竟,如果这两天参话头,没师父指导,出了疑问,也不好办。
不管是经典记载还是过来人讲述,静坐的目的,都是开启智慧最开始的一步。静坐的主要目的,在于集中散乱的心,使它渐渐变成统一心。通常人在得到心的统一之时,认为自己已经没有自我而达到了无我的阶段。其实那只是静坐的层次,或是定的层次。定的经验也有高低,故有四禅八定之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