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愣伽经》印心。禅宗首先在中国文人中取得了巨大的共鸣。这是因为:一是禅宗破除了宗教的迷信色彩,绝对反对偶像崇拜、反对人格神,适合了中国儒家的传统。中国从周代以来,就把鬼神崇拜抛弃出了正统领域,代之以祖先崇拜,也就是崇尚“人”而不崇尚“神”。二是禅宗主张以思想解脱的“悟”为中心,这与文人熟悉的认识方法极为近似,文人比较容易接受。三是禅宗提倡顿悟,即身成佛,这提供了现实超越的直接希望。四是虽然《愣伽经》体系复杂理论艰深,但文人思维发达,比较容易近似理解禅宗所描述的开悟境界。
其次六祖改为大众禅后,以《金刚经》印心,他本人的经历编入《坛经》,他告诉世人,不仅一般农民都有可能悟道,甚至像他那样不识字的人,也可以抵达真理,这给广大民众提供了一个伟大的榜样和巨大的希望,使其迅速传播开来。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代表,也是人才辈出的法门,其对中国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的影响不可估量。
问:禅宗的风气仿佛有魏晋谈玄论道的缺点,况且如《指月录》记录的东西,也让人无法捉摸,这是为什么?
答:夏虫不可与语冰。没有实证功夫的人要想明白高僧问答的实质是不可能的。禅宗的谈玄论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