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就越多,也越千奇百怪。
然而这不是说谁的解读方式就错了,实在是因为商周时期距离现在太过遥远,流传下来的文字又相对较少,这些文字不是从龟甲上找到的,就是从青铜器上找到的,可龟甲也好,青铜器也罢,所能承载的信息都很有限,一片龟甲上能有三两个字?青铜器上的铭文可能会稍微多一点,但超过十个的也少,所以解读起来非常难。
距今为止发现的甲骨文字总共约四千五百个,可是解读出来的才两千字左右,还有两千五百多个甲骨文字没有解读出来,缺了那些没有解读出来的,整个语系就变得支离破碎,是个不完整的东西,解读起来自然分歧重重。
那么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继续发掘更多的甲骨文字,文字越多,解读起来就越容易,就跟大数据似得,数据越丰富,得到的信息越准确。这也是某些单位挂出高额赏金悬赏一些疑难杂字的原因,因为这东西确实需要群策群力,光靠那些个数量有限的工作人员和专家来解读,可能好几辈子都做不完。
这还是古文字研究科学如此发达的现在,如果搁在几十年前,那些人就算想要仿写甲骨文也不知道该怎么模仿,因为根本没有模板可供他们参考。
所以说只要在古玩上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