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雪,才有了这个名字。她的父亲清贫,以教书为生,也把基本的韵律知识教给了自己的女儿。雪儿姑娘小小年纪,就已经会自己填小令了。
那首小令叫作“归字谣”,是极短的,但要填好却并不简单。据说当时一家人在乘涼,是个夏夜,萤火虫提着它们的灯笼在飞。雪儿姑娘的父亲触景生情,对女儿说:“那么,你就试着以‘萤’为题,填一首归字谣吧。”
雪儿却听错了,以为父亲说的是“荧”。于是她道:“荧,枯骨流香飞焰青,流离碎,明灭更无形。”
所谓“流离”,是“琉璃”的古体写法,那清郁郁的颜色,正是荧火的色泽。
她的父亲听完这首小令之后,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评论说:“不是佳兆。”
不管怎么说,雪儿姑娘才女的声名就传出去了。人美,又有才,生性且安静,不像有些外人传说的那样浪荡。她可以整个冬天坐在窗底下,跟她娘一起绣一幅很大的画,可以给富人买去装饰在墙上。这笔卖绣画的钱,可以用来帮助家里买柴买米。如前面所述,她家里是很清贫的。教书先生得到的那点工资,只够日常开支。毕竟四灵州最推崇的是修灵,而不是念书。大家对于文化普遍不够重视。但是雪儿姑娘跟她母亲一样,保持了妇女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