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易懂。
其下是以木板搭起的一尺高台,上面摆放着长几和一把椅子。而堂上摆放着四排矮几,上面摆放着文房四宝外,还有一方尺把大小的石板和一盒用于书写的石笔,当然还少不了一个蒲团当板凳,其它再无长物。
“现在开始上课!”赵昺按照大小个儿给众人分配了座位,交待了些规矩,无非是坐的要正,提问要举手,上课不准说话之类的东西,而这些孩子们在府中住了一年哪里会不懂,因此赵昺并未多浪费时间,便开课了。
“此种符号源于天竺,由大食人传至世界各地用于表示数字,计算和书写都极为方便,但在我朝并不通行……”因为中国古代皆以汉字表示数字,现代人都知道那是十分别扭的,不如阿拉伯数字方便,因而赵昺便从最基础的开始教起。
“1像笔一支,2像鸭浮水,3同人耳朵……”赵昺在黑板上边写边讲解,而过去授课的方式一个是背,一个是写,老师授课的方式也极为古板坐在那里领读。他这种方法新奇,又有趣一下便将底下的人吸引过来。
这些孩子多少都有基础,对数字也已有概念因而学的并不吃力,很快便记住了各个数字的模样,分得清1、2、3、4、5了,但是书写却费了劲。因为赵昺要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