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其侯府可不是单纯的为了套近乎,拉旧情,而切他还真是真的在听到不其侯府的酒宴风声后赶来的。至于他话里是说“鲁国孔氏、琅琊伏氏,春秋之时便为世交,师徒之谊”,却是指得是他的祖先孔子和伏泉的祖先宓子贱的关系。
宓子贱,姓宓,名不齐,字子贱,宓通伏,所以宓子贱又可称为伏子贱,他是孔子的学生,七十二贤人之一,其人有才智,仁爱,孔子赞其为君子。孔融身为鲁国孔氏人,是孔子的二十世孙,而琅琊伏氏又是孔子的弟子宓子贱的后人,自然两家是多年世交没错了,有汉以来,便为世交。
只是,很显然,两家之间的结局却是十分不一样,琅琊伏氏后来因为曹阿瞒的满门屠杀,而宗族尽灭,就此不存。反而是鲁国孔氏,除了孔融一支得罪曹操被屠外,后来的孔氏家族可谓是依旧蒸蒸日上,看到谁强,便向谁卑躬屈膝,江山都被换了多少回,他们孔氏家族还是依旧存在,甚至成为了存在千年的“衍圣公”家族,不得不说会看得清时务,能够轻易低下头颅,也是一门很不错的学问。
至于孔融后面话里,讽刺司徒府不作为,杨赐不可为司徒,也是有原因的。却是因为孔融受到司徒杨赐的征召,成为司徒掾属后,就一直暗暗察访官僚中的贪污之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