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的援军却一直迟迟不至,眼看苦守无望,李陵只能选择绝死突围。
当时李陵仰天长叹约“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可惜上天没有给李陵翻盘的机会。子夜时分,李陵率领十几名壮士突围,被匈奴发现,数千名骑兵衔尾追击。突围战中,只有十几个人跟随,李陵的副将韩延年战死,最后关头,李陵大呼:“无面目报陛下!”于是放下武器投降了匈奴。
可以说,在前汉对抗匈奴的历史上,李陵以五千军士力抗匈奴八万骁勇之敌,坚持十余日,不可谓非奇迹,不可谓不尽力,然而李陵却最终没有实现其“吾不死,非壮士也”的诺言。
虽然浚稽山一役证明了李陵的军事才能,而最终的结局,却使他背上了“汉奸”的骂名,
得知李陵战败投降后,汉武帝大怒。群臣皆言李陵有罪,只有司马迁言道“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