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定国点点头,但旋即就惊讶失声:“你是要让我到古代去开办大学?”
“对呀。”康采恩却露出了一副奸诈的笑容,“目前,宋朝的玉津园大学正在积极建设,另外我还准备在春秋时空也筹办一所大学,只是名字还没有想好。”
康定国这才明白,原来儿子能够前往的古代时空不止一个。不过这个问题在他的心目当中显然不够重要,重要的是,他应该如何教育一群古代学生。
诚如儿子康采恩所担心的那样,古代百姓的观念的确比较落后,近现代百姓只要有条件,大都会送孩子去进学,但古代人却不一样,精明程度丝毫不遑多让的他们,在没有看到教育投资能够带来的直观好处之前,是不会让孩子们浪费时间在那方面的。
那个时候也就只有一些世家大族,才会容许孩子们在年轻的时候去做这些事情。因为求学意味着他们将会在短时间里懂得更多的道理,而这些道理并非以后那些空虚无用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关于生产与生存的实际经验。
比如管理家中奴仆的经验,比如在外为官的经验,比如求学求道与散播学问的经验。
然而这些经验不但层次偏低,而且论述不够系统,请一时与田间地头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