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和引绳也被重新涂抹上油,变得有些松垮褶皱的皮兜和护套,也被换成更结实的新物件。
而在高大的架子边上,一些石匠出身的义军,正在仔细的打磨着准备好的石弹粗坯;另一些人则在称重好分量的陶土弹和卵石弹上浇油;还有人则是在给干草制成的毒火球里,灌注填塞上油脂、硫磺和雄黄等易燃之物。
“吃圆子喽。。”
随着火头军的大嗓门叫唤,一大桶一大桶装在板车上的汤汤水水,随着迅速弥散开来的香气和聚附而来的身影,而散布在营地之间。。
就连带在新成立的样子队边上,就近观摩和查验实战效果的周淮安,也被分到一大碗盛在汤水里的大圆子。
这算是岭南沿海受到闽地影响而生的一个地方风俗,就是家家户户会在冬至日里吃圆子;当然了,根据家庭境况和地力的多寡,所做成圆子的材质也是大相径庭。
就算是当地贫寒之家,也会想法子上山下海的弄点杂荤,再用嘴缝里省出来的一点粗米面,混打成泥来做碗白汤圆子让全家分而食之;而殷实之家或是大户人家则会别出心裁的,在用料上想尽法子来变着花样;诸如山珍中的菌菇、羊脊、鹿肉、雉鸡;海味里的瑶柱、干贝、虾仁、蟹肉、鱼茸等;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