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如此,计划内任务就跟香饽饽一样,都是各个厂眼馋的目标,只不过僧多粥少的局面往往导致每年的生产任务布置大会就跟没有硝烟的战场一样,没有两把刷子你还真抢不到。
所以这就需要厂里那些资格老,脸皮厚,扯得聊嗓门儿,hold得住场子的老资格出马,因为他们面对的不单单是同行的竞争,还有主管的上级领导,如果没点底气傍身,分分钟就得被人给挤出去。
以前奋进厂是造水泥船的,就算去抢任务上级也没有水泥船的生产任务给你抢;而如今,奋进厂也能造普通船只了,却找不出合适的人选。
不是资历浅就是脸皮薄,就算去了也是白去,而申达民的回归正好填补奋进厂的一块短板,别的不说,就是那些个军功章往主管生产任务的领导面前一拍,任谁脑袋都得晕。
能挂厂党委委员职衔的人,都不是傻子,申达民能回答高兴还来不及呢,谁还能找后账?除非脑瓜子有病!
于是这场临时召开的小会,在申达民加入后又重新回到原来的议题,对此申达民表现的很积极,拍着胸脯把进京审批浮船坞的事情揽过来,说什么也要把这项有利于奋进厂发展的大事办成。
本来要亲自进京的焦大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