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文》、杨坚的《伐陈诏》等等。
到了民国,文人之间撕逼抵达了一个高潮。
这里出了一个空前绝后的撕逼大神 :周树人。
其中的带头大哥就是鲁迅和胡适,鲁迅与资本家走狗梁秋实,鲁迅与李四光,鲁迅与郭沫若.....等等。
比如鲁迅与梁实秋的论战,由梁实秋批评鲁迅翻译的“硬译”问题而起,一直延伸到“文学的阶级性,人性论,新人文主义”,两人在报纸上你来我往,写了上百万字,这些文字被被人出了本书——《偏见集》。
自由主意者的带头大哥胡适也参与过22次论战,不过胡适的文人气息更足,有些不知民间疾苦(也许是假装不知),不如鲁迅的辛辣讽刺。
鲁迅骂起人来笔下毫不留情,这或许是鲁迅更招黑的一点。比如鲁迅讽刺胡适就是写的: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
而胡适怎么说的,“我很同情于你的愤慨,但我以为不必攻击其私人行为。鲁迅狺狺攻击我们,其实何损于我们一丝一毫?他已死了,我们尽可以撇开一切小节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