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疑惑所包裹,无论怎么分析梳理,都无法窥透犯罪嫌疑人那样做的真正用意。看似缜密的算计当中,却又存在着显而易见的漏洞,这本身就是矛盾的。
因为犯罪侧写也好,案情推导也罢,终究是要建立在可循的逻辑链上的,可偏偏肉联厂的案子存在着多样性的案件征象,如今最容易着手的两点都无法兼顾到首尾,意味着连最起码的犯罪动机都拆解不透。
那如果换个思 路,在三足洗碎片当中又是否能找到自洽的逻辑呢?
显然,这也是说不通的。
因为属于沈海涛的那块是隐藏起来的,还要丁亮在夜深人静时偷偷取走,而属于何正的又是存有遗弃迹象的。保密式的藏匿和故意式的丢弃,这其中有着多大差别不言而喻,根本就是说不通的。
倘若不是因为碎片,那为何又都出现在了两起命案的现场?
真实情况会不会是这样,沈海涛的确是因为三足洗碎片遇害的,毕竟他与系列案的关键人物崔伟有着极为紧密的生前关系,存在着大概率的可能性。但何正的遇害只是被人所利用了时机,本质为模仿型犯罪?
“这起案子怎么与爆炸案那么像,表面看起来疑点重重,但实际上根本就找不到合理、合适的入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