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学习充满了功利,但这并不代表他就对探索、研究一些东西毫无兴趣。那是他第一次做研究,研究的不是理科的科学,而是进行“三秋”的确切的含义的探索。
经历了一个秋天、一个冬天和一个春天……
《采葛》的故事已经变得不同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在他眼里这就是一个“恋爱失败”的桥段——第一次姑娘爽约,小伙子还是满心期待的,就像是三月的天气一样,对这一段感情、对未来充满了幻想。第二次爽约,小伙子已经不那么自信了,想着姑娘或许看不上自己,心很凉,就像是三秋一样。而第三次,则是彻底的凉了——心情就像是“三岁”一样。
从充满了爱情的幻想,到失望,再到彻底绝望。用了三月、三秋、三岁三个季节的气候作为一种比喻,将人的心境和气候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极其高明的表达。
三月万物繁荣,生机遍地,正是山花烂漫时,气候也正快速的回暖。
三秋树木凋零,草木枯黄,是一个伤秋的时候,气候正断崖式下降,即将而来的就是严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