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黄猗、姐姐袁莹等人鱼贯而入,见到眼前情景,袁胤急忙喝道:“阿耀,不得对夫人无礼!”
黄猗也过来拉住袁耀胳膊说道:“阿耀,不可顶撞夫人。”
袁耀自然明白,汉代以孝治国,如果不孝之名传扬出去,一辈子都没有前途。即使将来袁术想给他一个职务,一旦有人用“不孝”的理由来反对,连袁术也无可奈何。
这个时代孝的伦理跟忠的观念挂钩,《孝经》云:“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不孝即是不忠,不忠不孝,万人唾弃。
在汉代,因被人弹劾“不孝”而丢官的人比比皆是。相反,只要孝名远扬,才能平庸之人也可以通过举孝廉获得功名。
东汉对孝道的注重达到变态的程度,以致很多人为了博取孝名弄虚作假。比如青州有个假孝子叫赵宣,别人最多在家里给父母守孝三年,他住到父母的墓道里守孝二十年,名声大噪。后来青州刺史陈蕃调查发现,他在二十年里先后生了五个孩子(守孝期间必须戒淫乐),陈蕃大怒,下令剥夺了他所有荣誉。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父母对子女有生杀予夺之权,子女哪有反抗的余地。
就连一贯心疼袁耀,对张夫人的淫威十分不满的姐姐袁莹,也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