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见到的这群容貌特异的俘兵,是一群西域浮屠(佛教徒),其中还有多名僧人。
这群西域浮屠,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来自三个地方: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天竺。
来自安息帝国的浮屠,以国名为姓,称安某,其首领名叫安玄,字法妙。安玄的老师安清,字世高,原是安息国太子,年轻时好佛法。老国王死后,安清放弃继承王位,出家为僧,让位于叔叔。后来云游各国弘法,于东汉桓帝年间带数十名随从到洛阳传教,并定居下来,苦学汉语,先后翻译小乘佛法三十余部。
安玄原是安清族子,安清定居东汉后写信回国,辗转十几年后安息国王派安玄率数十人到达雒阳侍奉安清,安玄自此跟随安清生活在东汉王朝,并且于灵帝末年被授予骑都尉之职。安玄追随安清学习佛法,光和四年(181)前后,与东汉僧人严佛调共同翻译多卷经书。安清死后,安玄成为了这支安息浮屠的领袖继续生活在东汉王朝。
来自贵霜帝国的浮屠,本为月氏国人,姓支娄迦,简称支。为首僧人名叫支谶,法号圆悟,东汉桓帝末年(167年前后)从月氏来到洛阳,从事佛经翻译。他是第一个将大乘佛法传入中国的僧人,也曾跟东汉僧人严佛调一起翻译过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