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味道吃的,根本卖不出价钱,不少人家还会自己做,如今有了方子,直接翻了番!
成本最贵的还是盐,其次是豆子,可扣除成本能净赚二两银子了!
她一激动又要行跪拜大礼,孙巧儿可是怕了,她真的不想折寿。
又建议道:“婶子,咱不拘这一家卖呀,你可以拿到县里试试,少是少些,但也是有赚的。”
杨豆花点头:“对,可以和豆腐一起卖。”
......
冬天正是大蒜猛长的季节,孙巧儿家新垦的地上蒜苗儿茁壮成长,炒菜放些提味,可是,她有些发愁,实在太多了。
不过这东西毕竟不需要特别打理十分滥生,故而长得就野草一般。吃不完也浪费,可每天几根啥时候是个头。
离过年还有二十来天呢,年关将近,孙家卖完最后一批卤味也彻底歇业。
习惯了忙碌的生活,一下子闲了还就觉得浑身不太得劲。
她掰算着阿公大概共有三百五十两银子,存了三百两,今年采买花了二十两。
阿娘现在忙绣活,她人勤快,还抽空把家里人新衣都做好了,每人两身,还有一床新被褥。
家里人人都有私房钱。
明年春耕以后造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