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11项目组的同志,连张英和王大志也都惊讶的抬头望着陈耕,几乎是异口同声的问道:”y11不停产?”
因为诞生于特殊年代、并且当时我国的航空工业的基础和底子很薄弱的缘故,y11整体来说并不能算是一款成功的飞机,不止是动力系统方面存在问题,在其他诸多方面也存在着诸多不足,比如作为当时的地矿部支持、后期得到了东北农垦系统支持的项目,y11的商载马力小、作业的经济性差,并且因为飞机由于不具备单发飞行能力的关顾,安全性也不佳,无法满足适航要求。
此外为飞机配套的农业设备技术落后、系统附件不配套、故障多,种籽播撒设备没有控制播量的装置、播幅较窄,播撒质量难以保证,常量喷洒设备的农药泵压力小、雾化效果差……
可以说,y11从飞机本身到整个配套体系都不成熟、不完善,也正因为这些原因,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中,y11运输机到了1989年、在生产了44架之后就正式停产(这个总产量,也从侧面证明了y11运输机本身的不足),哈飞厂转而全力发展y11运输机的改进型:y12运输机,而在这一时空,虽然在陈耕的帮助下将y11的总产能提高到了62架,但在商飞集团内部以及老哈飞厂的员工